专访《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》作者育儿是一场修行

[复制链接]
查看441 | 回复0 | 2021-5-18 10:40:4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妈妈网特稿】渗透温暖的图片,简而有力的书名,让《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》更添一份魅力……翻开书本,扉页有一棵大树和一棵小树,我不禁看入了神,总在想细腻、智慧的她有哪些故事能一次次成功转型;总在想自信、优秀的她是如何通过自我去教育孩子的……本期【妈妈会客厅】与《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》作者:云香老师面对面,让儿童教育专家为你解答和孩子相处的难题。



快乐的带孩子,快乐的做自己

妈妈网:从职场白领到全职妈妈,再成功转型成为儿童教育专家、畅销书作者,这一路以来转变的历程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?

云香老师: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活在当下,享受当下。做好当下的一切,未来的路自然就出来了。当全职妈妈会不会与社会脱轨?有人说会有人说不会,但未来谁说得清楚?我们永远不要为明天的太阳而担心,那是老天爷的工作,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今天每一分钟的自己,快乐的带孩子,快乐的做自己,以开放包容的心态,不拒绝每一次人生转型的机会。

我当时辞职时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写养育孩子的书,而且不止一本;我更没有想过,世界上还有一门职业叫做父母培训讲师,自己不光能做讲师,还能被人称为“儿童教育专家”。

这些东西是能计划得来的吗?所以,与其为未来担心,不如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情,享受今天的每一分钟。

我的另一个深刻感受就是:妈妈尤其是全职妈妈一定要照顾好自己!上班是八个小时工作,全职妈妈则是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,妈妈和孩子的自我总是纠缠在一起,这个妈妈会感觉到非常累,所以妈妈一定要有自己独处的时间,比如晚上回来让爸爸带孩子,妈妈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,周末至少有一天让爸爸带孩子,妈妈约上好友逛街、看书什么的。

妈妈一定要有和孩子分开时间来照顾自己,这不是自私,而是为了拥有更好的自己,更好的和家人相处。 本文为妈妈网独家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链接回www.mama.cn,违者必究!

接纳自己会焦虑的事实,真诚的面对它

妈妈网:书中有写到您当全职妈妈时从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的完美胜任,但仍然有很多全职妈妈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行,您作为过来人,觉得做一名全职妈妈最需要克服的是什么?



云香老师:我觉得全职妈妈最需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焦虑。因为现在社会的舆论对全职妈妈会造成很大的压力,有人可能会说:“在家带孩子太辛苦了,将来想要再找到理想的工作太难了。”也有人说:“全职妈妈多好啊,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。”事实上全职妈妈的苦与乐,是外人无法理解和感受的,正因为这样,全职妈妈往往很难找到真正的心理支持,再加上对未来的事业的不确定性,担心自己全职都带不好孩子等等,这些会让她们感觉到焦虑。

有了焦虑怎么办呢?觉察、接纳、面对,情绪只是过客,我们不要拒绝任何情绪,而是去觉察,去看见自己的这个情绪的根源是什么,我焦虑的究竟是什么?接纳自己会焦虑的事实,真诚的面对它,或许你会发现你焦虑的根本就不是做全职妈妈这件事,而是你潜意识里存在的某些东西,每一次这样的觉察都能给你带来疗愈作用。  

和孩子共同入睡,就是一种陪伴

妈妈网:您提倡的高质量陪伴是基于全职妈妈的生活细节,那其实对于职场父母,可能面对孩子的时间很少,那您能不能给职场父母一些适合他们高质量陪伴小孩的建议呢?



云香老师:职场妈妈可能每天到家的时间比较晚,回来孩子就快要睡觉了,这时候如何高质量的陪孩子呢?如果孩子要求你陪他玩,你可以陪一会儿,但以不影响孩子正常睡觉为前提,孩子至少应该在九点之前上床;上床以后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,唱唱歌,让孩子在一个静谧温馨的环境中入睡。

不管有什么困难,五岁前的孩子都应该和父母睡在一起,睡眠本身就是一种陪伴,如果你本来上班很忙了,晚上还让老人带孩子睡觉,那你的孩子哪有多少时间跟你建立连接?如果你能做到回家后真能放下工作中的一切,全身心陪伴孩子,这就已经非常好了。早上上班时,也要告诉孩子,和孩子再见,而不是偷偷溜走,这样孩子就会有安全感,知道妈妈走了还是会回来的。  

孩子是父母情绪最精准的探测器

妈妈网:当妈妈有情绪的时候很容易会在话语间、行为间伤害到孩子,作为育儿专家,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能给新手妈妈呢?



云香老师:妈妈有情绪很正常,偶尔对孩子发发脾气也很正常,谁能保证从来没有脾气?事实上最可怕的不是对孩子发脾气,而是明明自身有情绪却假装什么事都没有,内心火山爆发,表面温柔可加,这才是最可怕的。

你生气了,虽然你表面上笑容满面,可孩子难道感觉不到吗?孩子是父母情绪最精准的探测器。你的脸上没有生气可是你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说生气,孩子到底该相信哪个?这种分裂会让孩子有强烈的不安全感,因为他不知道到底是自己感觉到的是对的,还是妈妈脸上表现的是对的。

在我的工作坊中,有个学员就曾经说过她是一个从来没有半点脾气的人,大家都说她好说话,可是她三岁的女儿总是说:“妈妈你别生气了好吗?”她很纳闷自己没有生气啊,可是不管她怎么解释,女儿就是会求她别生气。后来我们上课的过程中,她发现了,原来她确实是有情绪的,只是她自己不敢去感受而已,你看,孩子是多么的敏锐!

那么,当妈妈有情绪怎么办呢?你应该觉察自己,表达自己。我愤怒了,我为什么会愤怒,我愤怒的根源是什么?难道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吗?在我愤怒之前,面对这件事我最初的感受是什么?然后就是非指责性表达自己,告诉孩子我的情绪。

比如,我书里面记录了一件事,就是我带孩子去医院,结果缴费的那一瞬间,儿子不见了,那一刻真的吓死了,以为儿子丢了,医院人山人海,丢了怎么办?慌慌张张地找了几分钟后孩子自己回来了,原来他去扔垃圾了。那时候的我肯定会很生气,所以我如实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:“找到你,我实在太高兴了,你知道吗?刚才妈妈看不到你,还以为你丢了,我害怕极了,你看,我都吓得流汗了”。

你可以看到我并没有指责孩子,而是在表达自己,同时我并没有表达生气这个情绪,为什么?因为在我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间,我是欣喜若狂的,生气是欣喜过后才有的情绪,而我们需要表达的不是后来衍生出来的情绪,而应该表达你遇到这件事最初的那一刻的感受,这样的情绪表达会伤害到孩子吗?肯定不会。所以妈妈们有情绪不要紧,要紧的是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并如实表达出来。  

每一个妈妈都能做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

妈妈网:在看您的书时,很多妈妈都说有一种“共患难”的感觉,看完就知道自己如何应对孩子了,相对比时下的育儿书籍,您认为《孩子的成长,妈妈的修行》能引起家长共鸣的原因是什么呢?



云香老师:可能书中的故事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,在经历这些的过程中,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养育行为,不断用无条件养育的理论和所学过的心理学理论指导自己,所以大家会看到我犯错的过程,也会看到我改错的过程,还会看到我对理论的反思,这是最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,所以会有读者说我是“一个把理论活出来的人”。

我并没有因为写书,就把自己写得多么的高大上,更没有标榜我的孩子是多么高大全的一个儿童,你可以在书中看到我记录了自己很多犯错的经历,也可以看到我的孩子并不是一个时刻让我省心的孩子,他也是一个不高兴了就哭,甚至生气了会喊:“臭妈妈,我最讨厌妈妈了!”的普通孩子。

真实的记录自己,真实的反思自己,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新妈妈成长,让大家发现这样的成长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,也就是我在序言中说的“每一个妈妈都能做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”,也可能这种真实就是能引起家长共鸣的原因。  

将听故事的体验留给孩子自己去感受吧!

妈妈网:您的故事性叙述教育让妈妈们感受至深,在书中也有很多您听母亲讲故事,您给孩子讲故事的温暖页章,您认为对孩子而言,真正的好故事是什么样的呢?



云香老师:首先,真正的好故事一定是父母用心讲的故事。讲故事的时候,妈妈不能照书念,更不能用机器讲,自己一定要了解故事内涵,也就是说你每讲一句你自己的头脑中都会出现这样一幅图景,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理解故事,这才是你和他高质量的连接;

其次,选择的故事应该要唯美温馨,而且不复杂。七岁前的孩子,需要比较梦幻、富有美感的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可能会遇到挫折,但不是很大的难关,过大的挫折会让听故事的孩子承受不住。因为听故事的时候,孩子和主人公的感受是完全相连的。

再次,不要试图通过故事来教育孩子。每一个故事都有治疗的作用,都有可能触动到孩子内心的某一个点,但这种点不是父母能预先设定的,孩子一定能吸收到故事中他想要东西,父母只需要把故事呈现给孩子。

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特别肤浅现实的故事,比如想让孩子讲礼貌,就讲一个小熊以前没礼貌大家都不和它玩,后来有礼貌了朋友多了这类的故事,最可怕的是故事的结尾还来一段总结为什么要讲礼貌之类的。这种故事有什么美感可言?这个无非是一个披上故事外衣的大道理而已。你不喜欢有人成天给你讲道理,你的孩子也一样,总是这样讲故事的话,孩子很快就不再喜欢听故事了。

最后,不要追问孩子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。有几个人喜欢学语文时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?你追问孩子与当年被迫写出中心思想有什么区别?著名教育专家小巫老师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说:“让孩子回忆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就好比让孩子把吃下去的饭吐出来,再比比看谁吐得最像老师给的”。

这不是让人生病的教育吗?有人说我不问问孩子我怎么知道他学到了什么?孩子学到的东西其实比你肉眼看见的,耳朵听到的多得多,相信孩子有自我学习的能力,将听故事的体验留给孩子自己去感受吧!

我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,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,在云香平实的记述中,我们时时能感受到育儿是个充满乐趣、非常享受的过程。父母生育、教养孩子不是为了让自己吃苦,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。作为父母,要学会享受孩子的爱,也让孩子享受父母的爱。--著名教育专家:小巫老师  

《孩子的成长,妈妈的修行》

养育是一段富有诗意的修行,养的是孩子,修的却是我们自己。父母只有不断地自我成长,时刻地自我觉察,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,才能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,才能真正做到“你在我面前,而我真的看见了你!”



本书是小巫艺术养育课程讲师、P.E.T.父母效能训练讲师、华德福幼儿教师云香老师写给妈妈的“育儿手册”!书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“P.E.T父母效能训练”课程里的沟通技巧、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,话题涉及养育学龄前孩子的方方面面。通过这本书的阅读,妈妈不仅仅能够学到育儿的知识,也能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、更成熟。

这本书带着鲜活的生命能量,情真意切,感人至深,时而令人捧腹,时而催人泪下,在丝丝入扣的叙事当中,深入浅出地论述“P.E.T.(ParentEffectivenessTraining)父母效能训练”课程里的沟通技巧、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,话题涉及养育学龄前孩子的方方面面,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从中获益匪浅。希望读者在看了这本书之后,不仅更加了解儿童的发展和需求,而且对于做一个好父母,也拥有了更多的自信。

--著名教育专家、“中国的斯波克博士”小巫

华德福教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教育,但并不是把孩子送进华德福学校就万事大吉了,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将孩子送进华德福幼儿园,那么在家践行华德福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,云香的书记录的正是自己在家践行华德福教育和P.E.T.教育理念的亲身经历,文字优美,真实感人,反思深刻,是一本值得所有父母都认真阅读的好书。

--北京百草园华德福幼儿园园长房凤荣

当云香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工作坊里时,她的言语风趣生动,她的分享独特而深刻。文如其人,在她的文章里既可以读到亲子关系带给她的成长和蜕变,也可以让人眼前一亮,哇,育儿原来可以这样,点点滴滴中,娓娓道来,温暖袭人,你已受启发。

--P.E.T.父母效能训练讲师安心 关注【妈妈网】微信可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:打开微信→添加好友→查找【妈妈网】or【mama_cn】即可。



(责任编辑:zxwq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